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7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9-08 09:20:03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7篇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教学与管理》2015年3月20日*该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个性化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r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7篇,供大家参考。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7篇

篇一: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学与管理》2015 年 3 月 20 日* 该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个性化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13SJDFDY131)

 的部分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对能够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因此, 贯彻素质教育政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紧迫。但现实却是, 我国素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失真现象。本文从当前素质教育执行的现状出发, 分析素质教育执行失真的主要表现, 从而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 以期能够真正将素质教育政策落实到位。素质教育 政策执行 失真 对策摘要关键词一、 教育政策失真的概念教育政策失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政策失真是指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离政策目标、 与政策内容不符以及违背政策精神的所有现象。例如, 在教育政策执行前方案失真, 执行中方式、 行为、 目标失真, 执行后评估失真等。狭义的教育政策失真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离政策目标和与政策内容不相符的现象[1]。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失真现象,而不包括政策执行前和执行后的失真现象。二、 素质教育执行失真的主要表现1.完全照搬式的政策执行方式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结合地方教育实际情况, 将党和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政策完全照搬到地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往往是针对整个国家而言制定的高等级的宏观政策, 只能制定总体目标和原则, 因此, 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政策贯彻实施之初就应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但实际情况却是,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为避免出错或受地区环境限制照抄照搬政策, 从而造成政策无法有效落实, 缺乏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可操作性。2.象征式的政策执行方式象征式的政策执行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 部分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虽然能够根据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政策制定出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 实施措施等, 但却没有切实有效的执行, 政策、 规定全部成为了摆设。例如, 虽然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了具体的基础教育减负措施, 以期切实减轻中小学的课业负担[2]。但在实际学校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所谓的升学率, 学校和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布置远远超出规定的作业量, 而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使得政策执行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二是,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空喊口号, 而无实际行动。地方政府或学校在执行政策时,无法摆脱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 仅仅将政策视为文件上的文字, 而没有将政策转化成实际措施加以实施。3.截留式的政策执行方式截留式的政策执行方式是指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党和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政策采取截留的执行方式, 具体表现为不向下级组织或政策实施对象传达和部署政策或措施。这种截留的执行方式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不仅使得下级组织和政策实施对象无法及时了解教育政策, 而且会从根本上动摇党和国家的权威性, 从而无法贯彻落实政策。4.选择式的政策执行方式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往往会对国家政策进行有选择的执行, 这会破坏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和最终执行效果。素质教育政策要求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周 鼎(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处, 江苏徐州, 221000)17··

 智、 体、 美多方面。但学校、 教育工作者为了政绩, 一味追求升学率,选择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 即考试成绩, 从而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改善地方办学条件、 减轻财政负担, 国家鼓励地方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经济利益, 枉顾社会力量办学的相关政策, 通过将乱收费合法化、 索取高额学费等手段, 获取经济利益。5.对策式的政策执行方式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政策过程中, 为了地方利益, 往往会出台一些与党和国家相悖的政策,以抵消国家政策的影响。这样最终会导致政策的目标无法达成, 并且会破坏国家制定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例如, 部分中小学校为了升学率和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 往往制定两种教学课时计划。一种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各项检查,这类计划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来制定;另一种是减少技能课程而加大语数外的课时量, 供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执行, 这根本无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三、 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失真的矫正对策1.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对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效果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群体就是政策执行人员, 因此, 我们要根据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对其专业执行能力的要求, 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 不断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其执行能力, 以满足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需要。(1)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政策执行者最为重要的思想堡垒, 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就无法坚持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很有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 大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选择式政策执行方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要通过培训和学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能为了一时的政绩而追求应试教育的短期效果, 而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教育责任, 认识到只有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

 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作为最基层的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者,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自身就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在现阶段, 许多教师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 所以,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3)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执行和管理水平在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虽然政策执行者会严格按照政策的规定执行, 但仍会出现执行失真的情况, 究其原因是政策执行者的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 政策执行者知识理论有限,不能正确把握政策精神, 不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 就很难保证执行效果。另一方面, 如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管理水平不够高, 在调动地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方面缺乏经验, 不能将各方资源有效利用, 从而影响贯彻和执行素质教育政策的效果。2.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一方面, 通过对素质教育政策的宣传, 政策执行者可以更好解读和把握政策精神, 明确政策执行目标, 避免对内容领会偏差的情况出现, 从而减少政策执行失真的可能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既可以提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反过来会更加配合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工作。因此, 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是需要整个教育界各方面力量共同协调、 配合完成的。另一方面, 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的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宣传, 给予适当的通报表扬或批评。以此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便于大家学习先进经验和吸取教训, 最大限度地激发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3.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评价体系预防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失真, 首先就要保证政策本身要制定得科学合理, 这是杜绝政策执行失真的根本措施。(1)

 明确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 都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往往目标规定不够细致。各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发展情况, 按照各年龄段具体制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以便于教育工作者在政策执行中, 能够有具体的量化目标遵循。(2)

 结合地方客观现实制定素质教育政策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间差异较大, 尤其是各地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因此, 在素质教育政周 鼎: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18··

 策执行过程中, 不能够一概而论, 搞 “一刀切” , 而是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经济、教育教学发展状况、 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等情况, 为各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执行目标和标准, 以确保各地方能够顺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政策。(3)

 改善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不仅包括文化考试, 也要包括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测试, 做到对学生进行全面、 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 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和职称评价制度。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从今年开始已经在各省实施,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有所增加, 难度加大, 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要参加考试, 这样不仅能保证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也能激发教师主动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 从而保证素质教育政策有效执行[4]。4.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政策执行到位目前,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失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执行不力,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避免政策执行失真。(1)

 保证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构的独立性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革现行的监督机制, 改变由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兼任教育监督机构主要领导的现状,使得监督机构的人员、工资、 财政支出、 管理等能够独立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才能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独立的、 不受外界干扰影响的监督机制, 从而有效的监督保障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2)

 全程监督政策执行过程对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改变以往只重视政策执行结果的现状, 将政策执行前目标制定、 执行中整个过程、 执行后的结果评价纳入到整个监督体系中,便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以及调控。(3)

 确保监督主体多元化政策执行的监督机构不仅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也包括下级对上级以及平级之间的监督, 因此,要加强不同政策执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互相监督体制。同时要将各类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 便于社会大众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法治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但依然还是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 因此, 当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时,就要适当加强惩罚力度,启用责任追究机制, 有效遏制政策执行失真问题。(1)

 规范素质教育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是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切必须以法律作为唯一标准。要想保障素质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 就要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一方面, 通过法律法规对政策执行过程、 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便能够在出现违规违法现象时及时进行监督和处理。另一方面, 法律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违法者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可以有效预防和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使得政策执行者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贯彻执行。(2)

 确立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评估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对政策执行评估的科学研究, 不断加强政策执行评估机制的建设, 以便能够建立起一个科学、 合理的评估机制, 为政策执行者提供明确的执行评价标准, 这样才能在出现政策执行失真时及时明确责任,找出执行失真原因, 避免评估停留在单纯定性阶段。除了在政策执行部门建立评估机制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 从而保证评估结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如政策执行者由于工作失误造成执行失真, 就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纪律处罚; 对于有意造成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失真的行为, 还要对执行人员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 保证对政策执行监督的权威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素质教育政策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总之,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必须对我国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政策, 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 茹阳.试论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及其矫正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

 .[2] 陈学军, 邬志辉.教育政策执行:

 问题、 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9)

 .[3]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板[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1)

 .[4]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作者:

 周鼎 (1974-)

 , 男, 江苏南通人, 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 硕士。]【责任编辑 杨 子】周 鼎: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19··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作者:周鼎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处,江苏徐州,221000刊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英文刊名:Teaching & Adimistration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周鼎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期刊论文]-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3)2015(3)

篇二: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节 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任小爱 20080401035

 一、教育政策失真的表现 1象征性政策执行 指只有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 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例子是“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 2、附加性政策执行 主要指政策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要求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出了政策原定要求。 “土政策”是附加式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

  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说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有提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流行说法,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麽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其实,上述这些是教育中的常规工作,以前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只是没有解决好而已,难道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就能解决长久解决不了的难题?

  3、选择性政策执行 主要指一个完整的政策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完整的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 4、替代性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等等,这些均是各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

  5、观望性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坐观,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硬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动真的。如“软拖”。

  6、照搬式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的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

 二、. 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 主要与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关 1教育政策问题的特性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待规范的目标团体的行为种类1.目标团体的人数目标团体的人数目标团体的调适量的大小(渐进式改革)

 2 教育政策本身的因素教育政策的正确性教育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教育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3 、教育政策以外的因素(1)目标团体对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如他们的态度。(2)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如:政策执行主体的认知状况;利益需要;政策执行主体的意志力和领导技能(3)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4)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影响政策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执行机构内部或执行机构之间的融合程度;执行机构的执行规则

 4 、教育政策环境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文化环境,体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国际环境等。

 三、减少教育政策失真的对策 完善管理体制 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科学诊断问题 政策执行公共化 及时跟踪评估 强化监督监控(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职责,制定必要执行法规和制度) 加强舆论宣传加强舆论宣传

篇三: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收集本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国家提出向质教育转变是顺应时代,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决定。对全面提高我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作为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提上各级党和政府的议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其地位决定了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转变来。

 然而在一些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层出不穷,归纳为以下几类。

 偷梁换柱型。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又或者曲解上头文件刚领性文件,断章取义。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义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这些均是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政策浮夸型。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什么建宿舍,操场等一些立杆见效的实物上,还有一些更加夸张,学校领导天天跑饭馆说拉赞助去了,到后来直接是挺着个堪比女人十月怀胎般大小的肚子回来。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麽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无动于衷型。一些地区学校假借说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难道大,面对检查的时候直接推脱说无法实施,硬件条件不允许,把检查人员打发了,又或者一餐饭一条烟搞定。继续推行着“ 四班子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出现这些现象有着它们的特定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是根本原因。教育改革处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必将受到其影响。

 面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GDP 快速连续几年以两位数高数增长,而国民的思想却还停留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步,没有意识到要思想与经济同步推进,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瘸腿瘪状。上层决策没有这意识,下层群众更没有领导的带动, 第二,当事者利益驱动。这里的当事着不单单是当权者,更很广泛地涉及到普通家长们。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任期是有限的,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政绩出来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出路,所以做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最能体现他们的能力来,自己看得见,领导也看得见。所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利益驱动性就不是很强,甚至敷衍了事,稳扎稳打应试教育。而对于普通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到一个好的中学大学,而学业的晋升又是以分数为金杆定律,别无他路,只能无奈地放弃其他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样了。

 第三,素质教育自身的实施难度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含义上就要求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不仅是书本上的还多的是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上。单单从一个数量上就要求学校需要注重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是除了分数容易创造出来以外,其他的项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体现出来的,自然得不到教育者的喜欢 虽然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很困难,但是必须做好素质教育的路子,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繁荣经济。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 一. 磨合各方利益,共同发展素质教育。伴随市场经济诞生的各利益主体的教育要求,

 应该由国家进行理智而公正的调节。改进不合理的政绩评价体制,不能单单以升学率和高分率作为评价的标准和核心。特别是作为负责教育决策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教师,千万不能失去自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 树立素质教育的权威。作为我国稳扎稳打推进的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一定要以素质培养为出路,。国家也曾经明文出台文件甚至法律肯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明确素质教育的定义,避免一些人的歪曲虚假素质教育的含义,糊弄群众。同时坚定走素质教育这条教育路子不动摇,既要坚持又要与时俱进,完善素质教育的内涵,但又不是简单的扩大范围和广度。

 三. 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其实,现在一些落后的社会思潮干扰教育工作是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极度关心与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不广造成的,国家应该实施教育科学普及工程。让他们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完善教育传播者的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播。

 总之,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单一的小学的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原因,出现了表明我们的体制中有弊端,还有需要去改进的地方。而改进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发展,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体制才能在错误中得到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篇四: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0 6 年第1期( 总第17 5期)教盲埠圣E D U C A T lO N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1, 20 0 6G e n e r a l, N o . 17 5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原因及矫正措施石火学(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 0 0 2)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政策贯彻执行实践中存在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现象, 教育政策执行上偏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剖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并从教育政策质量、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执行资源和监督评估机制四个方面矫正教育政策执行偏差. 对于准确、 全面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 促进党的教育方针、 政策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教育政策; 执行偏差; 原因; 矫正措施中图分类号:

 G 4 0—001. 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2—0 8 4 5( 20 0 6)0 1—0 0 51—0 3教育政策执行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实践环节. 教育政策方案变成现实。

 有赖于有效的教育政策执行。

 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 “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而其余9 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

 然而.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 其行为效果偏离了政策目标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但不能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而且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出现。一、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1. 象征性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或只做宣传而不见诸具体的操作性行动. 也就是说教育政策并未落到实处. 其结果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成为空架子。

 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方面, 有关素质教育的宣传轰轰烈烈, 有关部门领导、 教师言必谈素质教育:

 而另一方面, 应试却在踏踏实实地进行。

 以往普遍认为是禁锢教师、 学生枷锁的“应试教育” 表面上被打碎. 但却被冠以“素质教育” 名义实施新的“应试教育” ,结果使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停留在文字上、 文件上. 无法落到实处. 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2. 附加式执行主要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另外的内容.使原政策的外延扩大. 调整的范围、 力度、 目标和政策对象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的收费. 多是教育收费政策附加式执行的表现形式. 突出体现在收费的范围和力度超出了原政策的范畴. 出现乱收费、 多收费的现象。3. 残损式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无视政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收稿日期:

 20 0 5—0 6—28作者简介:

 石火学( 19 6 8 一), 男, 安徽安庆人,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 从事g x - f f - 商c策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一51一断章取义. 为我所用. 有利的就执行, 不利的或与自己利益价值相矛盾的就放弃执行。

 如一些地方执行机构在执行教育政策时. 只强调政策赋予的权利. 而放弃义务、 无视政策责任. 谋求使政策成为自己谋取权力或利益的工具。4 . 替代式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从表面看与原政策相一致. 而实际上背离了原政策的精神内容, 挂羊头, 卖狗肉. 用地方的土政策取代国家的教育政策. 使执行的内容完全背离了原政策的要求. 如许多城市学校实施的农民工子弟的借读政策、 异地就学政策等. 就是一种教育政策的替代式执行的典型形式。

 教育政策的替代式执行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执行偏差. 它严重地伤害了教育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5. 机械式执行主要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过分夸大教育政策的原则性. 无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不因地制宜, 而是机械地教条式执行。教育政策的执行应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以上五种教育政策执偏差中. 前四种是无视教育政策的原则性.最后一种是无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共同的结果是不仅导致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好政策” 不能有好的结果. 而且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浪费了有限的政策资源, 损害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既然教育政策存在上述种种的执行偏差. 因此有必要找出纠正偏差的措施. 否则. 教育政策要么是装饰的“花瓶” . 浪费了有限的政策资源. 要么成了损害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利器” 。

 为了使措施对症下药. 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以上执行偏差的表现中.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1.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转型期政策环境的复杂性政策环境一般包括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万方数据

 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我国加入W T O 后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对于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

 体现在教育政策目标和执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育政策资源的确定性上。

 在计划经济时代. 教育目标主要是政治功能. 教育执行资源完全通过计划和行政的方式配置:

 而现在教育目标主要是经济功能。

 教育执行资源除了完全通过计划和行政的方式配置外. 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配置资源。

 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政治领域的民主化。

 在纵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部分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转移.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既可以是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 也可以是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

 在横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由体制内部向体制外部转移。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社会领域的自治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是办学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出现了以政府为主. 社会团体、 公民个人并存的局面, 与之相适应, 政策的执行也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二是增强了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缺乏监督, 灵活性和自主性就意味着随意性。

 主体的多元化和执行自主性的增强. 无疑增加了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教育政策的制定环境和执行环境明显是两个不同的环境。

 尽管在教育政策的制定时对执行环境作了相应的预测。

 但毕竟是一种对未来的推测和判断, 再科学的预测,一定还会有差异。

 转型期无疑增加了差异的程度. 这不仅给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增加了难度. 而且也给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增加了难度. 从而产生执行的偏差。( 2)教育政策执行资源的不足教育政策执行资源主要包括人力、 财力、 信息和权威资源. 是实施教育政策必备的物质基础。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的不足. 集中体现在教育政策执行经费的不足上。

 教育政策执行经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政策执行经费专指执行机关为执行政策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 具体包括:

 执行机关人员的工资、 薪金和奖金支出, 执行机构办公用具和设备的支出. 执行机构为执行政策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所支出的费用等。

 广义的教育政策执行经费还包括因实施政策的其他配套支出。

 教育政策执行经费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配套支出的不足。

 如果存在上述不足. 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太好的教育组织和部门就不得不放弃对政策的贯彻. 即使迫于某种压力和威胁而执行. 也必然会降低或偏离政策目标. 导致执行偏差. 要么象征性地执行。

 要么残损式地执行, 甚至替代式地执行。

 如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 由于办学经费紧张. 教师的工资得不到保证. 致使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实施土政策. 提高收费标准. 或变相扩大收费范围. 使义务教育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3)教育政策质量不高教育政策质量不高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其一. 教育政策目标不切实际, 太高或太低。

 如19 8 0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就指出,“在20世纪8 0 年代. 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而实际上. 根据19 9 1年的教育统计年鉴. 在降低验收标准的情况下, 全国也只有7 6 %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

 其二,一52一教育政策目标模糊。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指南, 如政策目标模糊不清. 不同的政策执行者基于不同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会对政策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甚至会相互矛盾。

 进而导致执行偏差。

 许多学者指出,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目标不具体、 不明确。

 其三, 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 各地的教育政策环境不尽相同. 有时会相差很大. 如果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 没有灵活性, 很可能和具体情况不相吻合。

 执行者在政策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之间左右为难. 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执行偏差。( 4 )监督、 评估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 评估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活动. 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其机制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最后的政策效果。尽管我国的政治制度已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和司法监督机制. 然而.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监督、 评估机制还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

 其一, 政策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政策的监督、 评估机构, 导致政策的监督、 评估机构实际缺位. 缺乏社会多元监督、 评估的机制. 容易导致监督、 评估“走过场” 等各种造假现象。

 其二, 监督、 评估机构权力过小。

 有些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尽管设立了独立的政策监督、 评估机构, 但由于其权力过小, 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其三, 缺乏监督、 评估的环节。

 政策执行的监督、 评估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避免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基本途径。

 如果缺乏监督、 评估的环节, 那么教育政策的执行就犹如脚踩西瓜皮。

 滑到那儿算到那儿. 执行偏差必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监督、 评估机制不健全, 不仅会丧失纠正偏差的机会.而且会降低惩罚的风险. 相应地增加了政策执行者出于自身的利益的考虑而变相执行政策的可能性. 使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陷入执行偏差的恶性循环。2. 主观上的原因( 1)利益主体上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利益主体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有时甚至相互矛盾. 影响政策的执行。就教育政策而言. 这种矛盾首先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 执行者是各级基层的执行部门以及学校管理层和教师。

 尽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政策的主体. 但在很多情况下. 他们的利益是有差别的. 甚至会有冲突。其次是执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执行者是有层次的. 不同层次的利益追求是有差别的. 如同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 学校领导和管理层在乎的是权力的最大化和对下属的控制. 而普通教师更在意福利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当政策的执行者和制定者以及不同层次制定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 执行者为了维护自己或自己所代表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偏好. 就有可能背离政策的基本精神. 歪曲执行政策. 导致执行偏差。  万方数据

 再次. 是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利益矛盾。

 尤其是当执行人员同时又是政策对象的时候. 由于政策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执行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执行偏差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最后. 是部门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问题往往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既然是社会问题. 那么问题的解决就不限于教育部门. 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 但由于部门利益的差异,教育政策的执行难以得到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

 在我国的教育法规制定和执行中. 因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于本位利益而相互掣肘. 导致延误教育政策出台、 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现象不乏其例。( 2)政策执行者素质上的缺陷政策要靠政策执行者去实施. 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质量等因素. 而且也取决于执行者自身的素质。

 执行者自身的素质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

 政策执行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节. 客观上要求政策执行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而且还应有基本的教育科学和政策科学相关的知识。

 比照上述要求. 我们的政策执行人员还存在诸多的缺陷。

 其一。

 政策执行者文化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欠缺。

 尤其是缺乏相应的教育科学和政策科学相关的知识. 无法理解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内涵. 其所执行的政策必定是曲解后的政策。

 例如, 素质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希望教育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要求. 这样理解无疑把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然而, 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实践中. 政策执行者按照日常生活的涵义进行理解和执行. 结果无疑是千差万别. 甚至与原政策精神南辕北辙。

 其二. 政策执行者道德品质上也不尽人意. 把自己的价值作为公共价值或政策价值的指南. 政策的价值取向如果与政策执行者不一致. 得不到执行者的认同. 执行政策则会消极抵触。

 产生不满情绪, 从而影响执行者的行动。产生政策执行偏差。

 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估的机制,执行偏差就会呈现扩大的趋势。f 3)执行机构的缺陷政策执行机构是政策执行的载体. 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科学的组织体系。

 由于长期人治的影响.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官本位严重、 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或有章不循. 把教育政策的执行建立在个别领导的学识和判断上。而不是建立在健全的组织机构上。

 除了人治的问题外, 由于执行机构层级过多. 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尤其是中央级的教育政策, 一般要经过省、 市、 县三级传递后. 才能传递到具体的执行机构和人员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 即使不发生人为扭曲的现象. 也难以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扭曲。

 而事实上. 由于各层级及其人员的知识背景等差异. 对政策的理解总会有差异. 信息扭曲的情况大量存在. 甚至可能是面目全菲。三、 矫正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措施根据以上原因分析,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矫正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 使教育政策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一53一展的有力工具. 成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 解决教育政策问题的根本途径。1. 提高教育政策质量为避免教育政策执行...

篇五: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第二章教育政策过程

  教学要点: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概念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四个环节;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失真现象。

  教学时数:5 学时  教学内容: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概念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四个阶段;教育政策执行的原则、方式和过程;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估。

 教育政策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政策的执行 教育政策的评估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的合法化 政策方案的形成 议程的设立 执行原则 执行过程 执行方式 教育政策的监测 教育政策的评估

 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制定

 四个指导全局的重要文件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发布)--经济体制改革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发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发布)--知识经济到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  (2010年6月21日审议通过)--后危机时代

  后危机时代(post-financial-crisis era or post-crisis era ) 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而且危机也并没有结束,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危机时刻还会回来,甚至加剧。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

  问题:

  怎样的问题才会引起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  教育政策制定有一个基本的程序和过程,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  教育问题从被关注到出台政策会收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还有哪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

  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 教育政策的制定到底经历哪几个阶段?

  教育政策制定理解:广义

  狭义

  制定者之间利益博弈

 官方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非官方主体:利益集团、研究组织、公民个人

 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 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 教育政策议程的设立 教育政策方案的行程 教育政策的合法化

  需要说明的是:

  其一,这几个阶段并非是严格的与按部就班的;  其二,在紧急的政策环境下有可能跳过一些步骤。

 一、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 这个环节两个主要问题:

 1 .哪些问题可以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 2 .教育政策问题确认(构建)的步骤有哪些? (教育政策制定首要环节或逻辑起点)

 哪些问题可以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 (教育政策问题的含义)

 (教育政策问题与一般教育问题的区别)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公众的教育诉求 社会公共问题 由政府认定有必要需要采取政策加以解决的问题

 

  

  三阶段说  2.教育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

 四阶段说→ 邓恩 

  七阶段说

 (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步骤)

 教育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 问题察觉(感知)

 问题描述 问题界定 问题表述 问题:目标或标准与现状间的差距 公众教育舆论的动向 国际教育动向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从感性认识到理认识的过程

  问题察觉:主要教育决策者业已存在的、需要改变的公共问题及公众的教育诉求的察觉。问题察觉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相关人员的主观条件,如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个人利益、价值观念等。

  问题描述:描述问题的边界问题(探寻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

  问题界定:指运用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过程 (核心)

  问题表述: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如运用数字、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在一般的决策系统中,政策问题的确认与政策方案的选择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 问题表述应注意两方面问题:

 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

  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

  案例1:怎样搞好乘车秩序?(我校班车问题、过年乘坐火车问题)

  我国大中城市每天需乘公共汽车的上班族,一提起公交秩序,就一脑门子官司,不用提吵架、生气、丢东西,就是那份拥挤就可以让人忍受不来了。汽车一进站,人民一窝蜂拥上前去;为抢一个座位,好像什么豆顾不了;汽车会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尴尬局面;更可气的时,年轻力壮的帮小伙儿站着老弱病残的专座死不动窝。

  请分析:

  可能的原因:

  确认原因:措施(对策):问题表述,行程可行性报告,提交公交公司部门参考

  列出可能原因:老百姓,公德差;管理者不到位或措施不得力;硬件,实体性实施不足;软件,管理制定不健全。

  案例2:

 “一费制”教育政策(问题界定:运用相关专业实施分析问题的根源,对根源问题挖掘不深)

  2001年以后,国家开始试行“一费制”,将课本费和杂费等合并为一,一次性公布,一次性收取。“一费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降低了农村学校的辍学率。但由于“一费制”的标准制定首先是着眼于减轻那么负担,治理教育乱收费,而对学校运转成本考虑较少,其收费标准低于学校以前的收费 。

  总结:问题界定是整个教育政策问题确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 分析:怎样才能更好地对问题进行界定和描述?  作业:问题界定和描述的模拟与练习 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伤害事故处理”

 二、教育政策议程的设立  问题:

  教育政策议程的界定与类型。

  教育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进入议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教育政策议程的建立是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

 教育政策议程的设立

  1 .教育政策议程的界定与类型:

  (1)界定:决策者将经过选择和确认的应予解决的教育政策问题正式纳入教育政策机构行动计划的过程。

  通俗讲:在教育政策的最高决策者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把教育政策问题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议事日程的一中计划安排。

  ( (2 )类型: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 

  自上而下的议程和自下而上的议程  公众议程是指某个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

 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社会舆论、新闻媒介、公众民意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这种议沦中的政策问题有的可能进入政府议程,有的不可能进入政府议程。

  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 决策者 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2. 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进入议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状态 

 政策主体 

 沟通路径 

 触发机制

  ( (1 )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状态  案例:2002年 年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 ( 《 办法 》 共分总则、事故与责任、事故处理程序、事故损害的赔偿、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等六章共四十条)

  这为全国 2 亿多学生、各类学校和广大学生家长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提供了一个解决纠纷的模式和分清责任是非的依据。

  出台背景:

  ①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不健全 全  用“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来形容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用“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来形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用“痛不欲生、悲愤难容”来形容那些受害学生家长,用“提心吊胆、杯弓蛇影”来形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 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不清,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 ③学校缺乏安全责任观念,预防意识薄弱

  (2)政策主体:  政治领袖、利益团体、公众、大众传媒(第四种权利)(义务教育实施)、专家学者等  (3)沟通路径和触发机制(P48表格)

  由上表可见,教育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社会观察机制,发现问题的前兆,同时政府机构人员也需要有足够的社会敏感性或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要使一个教育问题进入到政策议程,紧靠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媒介、公民等多种主体的参与,才能够使教育问题进入政策议程。

  案例:如何让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进入政府议程? 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对三省五县( 甘肃省秦安县和榆中县、 河北省丰宁县 、 江苏省宿豫县和沭阳县 ) 的调查发现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在校生,年龄分布在 7 ~18 岁之间) 男生人数占 59 .1 %, 女生人数占 48 .9 %; 留守儿童人数占 47 .7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 男性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 62 .2 %,女性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5 .5 %。从有关调查统计来看, 53 .4 %的留守女儿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3 . O %的留守女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4 .9 %的留守女儿童与外公外婆生 活在一 起, 27 .3 %的 留守女童 与爷爷奶奶生活 在 在一 一 起,O .9 %的儿童女寄养在亲戚家庭中。其中妇女与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 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农村留守女童辍学情况严重。2007 年 12 月对江西抚州临川区某镇 学生进行实际调查 发 发现 现 :2004 年小学生毕业人数为633 人,升入初中人数 数 487 人,女童流失人数 75 人,流失率11.80 %;2005 年小学生毕业人数为 616 人,升人初中人数 503 人,女童流失人数 57 人,流失率 9 .25 % 。(2)留守女童受教育权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留守女童的抚养人或者监护人绝大多数为女性( 母亲) 或隔代老人,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 传统道德观念、 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留守女童较之留守男童在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时间、受教育时的家庭辅助等方面远远没有男性留守儿童多。

  (3) 留守女童的安全存在隐患。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留守女童作为群体弱势极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伤害和攻击。从公安部获取的信息显示,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所呈现的总体数据来看,被拐卖的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中的女童居第二位。尤其要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有关报道,人贩子了解到某些 家庭中只有老人和女孩的情况下或是在乡镇的网吧外,往往是将单独的女孩绑架,将女孩运到卖淫窝点,逼其卖淫,为他们谋取暴利;在四川甚至出现了留守在家中的 13 岁 岁少女被其堂伯父诱奸生子;少女被网友诱奸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 (4) 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最 大问题之一。2007 年 12 月对江西抚州临川区某镇学生进行的实际调查表明:在农村留守女童中,有 63.7 %的女童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留守的女孩心理健康尤其是人格发展问题与非留守女童相比更为突出,表现在:柔弱无助、性格内向或不开 朗、自卑闭锁、自暴自弃 弃 、丧失 心、 学习上要求低 、上进心不强、寂寞空虚、盲目反抗, 甚至还产生了怨恨父母等偏激行为或逆反心理 。

  问题: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哪些途径, 可以使得这个教育问题进入政府议程?

  思考题:P84

 四个指导全局的重要文件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发布)--经济体制改革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发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发布)--知识经济到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  (2010年6月21日审议通过)--后危机时代

  后危机时代(post-financial-crisis era or post-crisis era ) 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而且危机也并没有结束,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危机时刻还会回来,甚至加剧。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

 三、教育政策方案的形成

 问题:

  内涵  教育政策方案形成的几个步骤

  1 .教育政策方案的内涵

  它是教育政策制定者用于解决教育政策问题、达成教育政策目标的行动准则和内容。

  2 .教育政策方案形成的几个步骤

 教育政策方案的形成

 教育政策目标的确立 教育政策方案的设计 教育政策方案的评估 教育方案的选择

  ( (1 )教育目标在教育政策方案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 ( (2 )教育方案设计的步骤及原则  ( (3 )教育政策方案的评估内容及评估标准  评估内容:价值评估、 可行性评估 、预期效果评估、风险评估  评估标准: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回应性和适当性  ( (4 )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  完全理性理论:社会收益的最大化(遵循尽善尽美的原则- 理想化的模式)

  有限理性理论:满意原则代替社会收益最大化原则  渐进注意理论:认为教育政策实质是一个渐进性的调整过程,是一个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或补救性的过程。

  案例:对贫困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放弃上大学问题的解决。

  模拟: 你会设计怎样的方案?你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 假设有以下几种方案, 你选择的方案是?你选择方案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  降低学费标准;减免学费;发放助学金给予资助;助学贷款制度;回归高校免费时代;操作难度很高,暂时维持现状。

  四、教育政策的表达与合法化(政策制定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 如《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从 从2003 年2 月拟订出的草案一稿到2004 年2 月的送审稿,其间仅经过教育部党组会议或教育部领导正式审改的过渡文稿就有近50 稿,字数也从最初的5 万字浓缩到最终的1 .3 万字,修改的力度和强度由此可见一斑。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也是在广泛调查和征...

篇六: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政策终结 第一节

 政策终结的含义和作用 通过执行效果的评估人们会发现有些政策目标已经实现问题已经解决政策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必要继续存在还有一些政策则完全背离了既定的目标被实践证明是完全失败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根本不能解决它所面对的政策问题。这些政策如果继续执行下去 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政策资源 而且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所以这些政策都应及时地退出社会和历史的舞台并由新的政策加以取代。

 一、政策终结的涵义 “终结”一词人们在生活中常用例如死亡、离婚、退休、破产等都带有终结的色彩。单就词义而言它一般是指某一活动或某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终止或结束。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命过程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兴盛到衰亡、从开始到结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终结现象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它符合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政策终结是指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终结有一定的区别即政策终结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而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旨在提高政策绩效的政策行为。

 从政策过程角度来看政策终结往往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后一般针对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已经实现了政策的既定的目标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普及中小学教育水平

 二是发现政策背离了既定目标 可能是完全失败的 政策执行得越好 离目标可能越远如失业保障制度 本义是鼓励人们更快地去找工作 但却发现很多失业者拿着政府的救济金到政府门口去示威静坐抗议救济金过少拿到救济的人越多可能懒惰的人越多失业率越高 还有处理污染的政策。

 最佳效果是政府又能控制污染 又能提高人们防污减污的意识。政府可以规定污染标准来治理污染 可以宣布某些行为非法来制止对公共利益的破坏 但实际上这样做常常可能阻碍了对有效率的污染水平的研究和发现。

 比如在污染问题中 政府必须确定排放的危险水平 然后对种种排放物设定标准 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减少相同数量的污染而不管这些企业排队的污染面对的是一万人还是一个人。这样一旦已经达标他们就不再有任何动机去减少污染。

 三是发现政策完全是多余的或无效的有它没它可能一个样政策完全成了一种摆设如某些保护环境政策废止卫生筷子的政策不了了之一方面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无可降解的筷子另一方面人多控制不了滥砍滥伐的问题。因此胡鞍钢建议中国应当实行世界上最严厉的环保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并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国国情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等到达到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后 再回过头来解决环境污染。

 我们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厉的环保政策 这种严厉政策的有效性基于技术进步、 市场机制和全球化这三大力量。应当通过政策调节率先在发展中国家实现人员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发现政策的实施引发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不合理的地方太多负作用太大 。如文革中所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 其本义是要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 但最后却是体力劳动压过了脑力劳动没有发挥出知识分子应有的作用和特长。事实上在中国知识分子平民化的历程中有一段很光辉的是以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为代表的启蒙道路。他们三们可以说是以“平民教育”为终生目标的一代大师梁和晏都是以乡村建设为标志的梁的实践带有一种复兴儒学和中国文化的意义晏是受过耶鲁教育的“西化”学者是以西方的精神、技术和物质为帮助以造就中国新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基础为目标。陶与晏的想法是一样的他是实验主义大师杜威的学生立志以“平民教育”为终生目标他对中国教育所做的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和他们在平民化过程中所扮演的启蒙角色相比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显然简单而幼稚得多 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结合问题远远不是一个同甘苦或体

  2 验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如何完成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自觉”过程历史留下的是遗产现实的接触和交流则是转化遗产与转化体现在选择上就是自觉。

 政策终结的概念可以这样来表述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二、政策终结的地位和作用 1、政策终结的地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终结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二是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

 旧政策的结束就意味着原有政策活动的停止相关期望和利益的转移规则和措施的取消有关机构的裁减和撤销相关人员的分配与安置等。而新政策的启动则意味着新的期望和利益的建立新规则和措施的实施机构组织的更新与创建相关人员的选择与安排。

 政策终结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在政策的周期循环中担负着承上启下、开拓未来的任务是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 作用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有利于节约政策资源。众所周知对任何政府而言政策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执行一项本不该继续执行下去的政策政府付出的不仅仅是实际成本还有机会成本。正如毛所讲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浪费。如果政府浪费政策资源明知不可为、不能为而为之在老百姓看来是一种犯罪行为。

 2 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时问题就出在政策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规制冲突政策打架有利益的事争着伸手都要去管没有利益的事躲得远远的谁也不去管导致政策效率低下。不终结那些或失效的政策就会给其他政策的执行带来负面影响破坏政策执行的整个大环境。

 3 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政策制定是面向未来的活动而未来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所以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和终结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对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尾部和公共政策内容质量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节

 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一、 1、权力与责任 政策执行首先表现为权力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 而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权力的丧失和对象 相关责任的放弃。众所周知权力的行使必然牵扯到利益关系。就政策执行机构而言那些与政策有关切身利害关系的人 对自有权力的丧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政策终结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以我国的改革政策为例 同一项改革政策 不一定会使所有的群体都受益。

 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受到的损失上。比如 1985 年之后政府官员的相对工资水平就呈下降趋势1993 年的工资改革也并未改变这一状态。即使最大的受益者企业家群体也常常对宏观政策时不时的“急刹车” 对企业经营的竞争环境和法律环境抱怨不止。同时 改革中的各个群体不会无条件地支持改革政策的推行。

 因为各个群体不仅会根据自己的受益情况调整对改革参与的态度和程度 而且会根据相互之间的矛盾程度和受益程度 来调整与中央政府和其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方式。

 如村民自治政策的实施 实际了开始终结政府指派村官的时代 至少是一种尝试 这显然对于村委会的权力和责任而言是一种损害。

  3 2、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 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管制 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服务的停止或相关管制的撤销。从撤销管制角度而言说明政策在给社会松绑当然会有良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政府丢弃一些“紧箍咒” 老百姓当然举双手赞成。但从停止服务角度而言势必会使目标群体的一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可能遭遇一定程度的社会心理抵抗。

 正如上节课所说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有成本的 但这种成本对于不同处境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粮食计划供应的取消导致了粮食价格全面上涨 生活负担较重的家庭在基本仪器上的支出就会大幅度上升。而教育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也是终结旧政策、实行新政策的阶段 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就业率低的家庭享受到的改革好处极其有限 相反要承担过高的其它费用。

 3、相关组织 毫无疑问政策执行活动是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而政策终结通常会伴随着相关组织的缩减或撤销。

 有些组织机构是为执行某项政策专门设立的 伴随政策的终结这类组织机构当然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而另一些组织由于同时承担多种政策的执行职能某项政策的终结并不足以导致组织的撤销往往只是对其规模、经费等方面构成影响。

 然而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组织终结 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组织内部人员的切身利益。如单位降级原为司局级降为处级原为部级降为局级或副部级。

 此外 某项政策的功能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一个机构单独承担的 而是由许多不同的机构共同承担的所以政策终结还必须重视组织协调工作。

 总而言之政策终结是一项重大的政策行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权力和责任的终结 还是功能和机构的终结 往往会导致一些现状的改变 自然会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政策终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碍。

 二、政策终结的形式 人们常说外交无小事政策同样无小事。政策问题没有小问题政策的特征就决定了它的功能。政策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所以政策终结不宜采取激变的、大刀阔斧的、完全彻底的变革形式而多采用渐进的、连续的、不断渗透的、由点及面的变革方式。具体而言政策终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政策替代 替代就是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 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基本没有改变。

 如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农村费改税的政策城市以医疗保险代替公费医疗的政策等等。新的政策往往是在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方面做了较大变动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满足目标群体的政策需求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以我国的开发区发展政策为例。现在全国已经有了 68 个不同类型的开发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冲破了计划经济的不必要束缚因而经济发展较一般地区快。但是入世之后种种优惠政策都要逐步取消公平竞争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开发区的特点将逐渐消失。

 开发区成立以来的发展方针需要作重大调整。

 大部分普遍遵照的所谓三为主方针 即发展工业为主吸引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现在都不再适合。先说发展工业为主这项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开发区经济机构的严重扭曲服务业所占的比率甚至比一般地区的比率还低。由于服务业的落后工业效率下降活力减弱就业困难市场显得冷冷清清。工业进一步的发展困难重重。

 而实际上 服务业在很多地方都是重头戏。

 如浙江义乌 同学的例子服装厂盖小楼。

 再说吸引外资为主。其实我国资金十分充裕银行里有上万亿的钱花不出动。仅仅从资

  4 金的供求关系来看吸引外资是没有必要的。当然从外资可以带进信息、技术、管理和人员交流看外资的引进还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内资用活。

 最后是出口创汇这是计划经济的口号。那里由于汇率扭曲外汇平衡不是依靠汇率而是依靠行政计划所以要求出口创汇。现在汇率已经大体上在均衡点上这完全没有必要强调出口创汇。换句话讲赔钱出口是错误的不出口只要能够赚钱也是对的。所以问题不在出口不出口而在赚钱不赚钱。既然目标是一样的开发区应当重新确定政策方案也就是调整自己的贸易对象不论是外商还是内商只要有钱可赚统统应该是开发区的交换对象。

 2政策合并 合并是指旧的政策虽被终止 但部分实际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消 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政策内容中去。

 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二是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如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缴费上学的规定》就是在原有公费和自费上学规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

 还有前面讲的污染的例子 也应实行政策替代。

 如用征税的办法和政府制定强制性降污标准相结合对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征重税以使得它的成本大大上升。征税和强制的不同在于征税可以激励企业去寻找解决避免污染的办法。

 3政策分解 分解就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形成一项新的政策。分解作为政策终结的方式之一 虽然从形成上终结了原有的政策 但其实质性内容却通过各个新政策的形式而保留下来。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分解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

 比如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单一型的“就业保障”或称“单位保障” 主要是通过单位办社会的形式实现干部、 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这种计划体制下的产物无法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保障内容的不同将原有的政策按类分解建立了...

篇七: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222 -收稿日期:2018-10-27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科规划课题“教育公平视域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2017-133)作者简介:隋幸华(1977—),女,湖南岳阳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讲师。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8.12.045隋幸华 1,2(1.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2.湖南理工学院 教务处,湖南 岳阳 414006)摘要: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偏差,从执行主体行为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执行者对执行该教育政策的态度、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行为。为减少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应确保政策内容的务实和清晰,为政策执行配备充足的资源与措施,提高政策执行者整体综合素质。关键词: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计划行为理论中图分类号:G1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8)12-0222-05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这种分配的有效性绝大部分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美国著名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政策目标能否最终得到实现,仅有10%取决于政策方案的确定,而其余的90%则依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1] 。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手段,其执行过程则体现了管理者对于教育资源和利益分配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系统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执行结果偏离政策预设目标的情况,而在政策系统内部,执行主体的行为偏差则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教育政策执行行为偏差 [2] ;有学者运用“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分析了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3] ;还有学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解读了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变异与偏差 [4] 。从本质上讲,教育政策的执行是执行主体的一种行为选择,而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行为科学相关领域并被实践和不断的调查研究证实为行之有效的一种理论。本文聚焦于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分析教育政策系统内部的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形成的深层机制,以期减少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及表现在具体实践中,公共政策的执行并非总是遵循政策的预设目标行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不令而行”的情况屡见不鲜,教育政策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一直是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什么是教育政策执行偏差,教育政策研究者袁振国和孙绵涛对其都有详细解释,尽管两位学者的表述有异,但所表达的观点却大致相同:教育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主体未完全按照政策目标执行,导致执行结果偏离原政策意图,从而影响政策最终实现的行为 [5-6] 。在我国所推行的教育政策中,其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执行主体的角度来2018年第11期(总第281期)——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万方数据

 - 223 -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执行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在执行过程中,一项教育政策往往需要执行主体一系列的政策活动才能实现政策目标。执行主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在其工作职权范围内有相当的自主权,这就给了执行者以较大的执行空间。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在权衡各种内外部资源及现状的情况下,选择哪些执行活动忠实于政策,哪些执行活动可以对政策做偏离执行;即使在其忠实于政策的前提下,亦有很大的空间选择执行的顺序以及执行的力度等。马曲与西蒙指出:“基层官员通常选择那些自以为最可能成功的,但却不一定是最需要的个案进行处理。”[7]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就是一个执行主体执行政策部分内容的典型例子。为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并在此规定下进一步要求“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等 [8] 。上述这些规定被视为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政策依据。然而到了地方政府执行政策阶段,由于“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活动比较容易完成,而且能够实现布局调整的成效,因此,各地政府都热衷于这一政策活动,开始大规模“撤点并校”。但是与此相适应的“有条件的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等政策文本中应有之义却因为资金困难、人员缺乏、耗时耗力等原因成了政策执行的盲区,这也就出现了后来的严重不能满足需要的寄宿学校和各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校车。由于政策执行的偏差又催生了新的教育不均衡与不公平,这可以说是政策执行主体部分执行政策所造成的政策失真。(二)执行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袁振国认为,政策替换,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入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而实际上与原政策精神与目标不符的内容 [9]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经常遇到或不理解政策原意或根据地方实际无法执行原政策或根本不想执行原政策的时候,但迫于上级要求又不得不执行政策,于是,替换表面与政策一致的政策成了他们的选择。利普斯基更是认为,“基层官员其实才是真正的政策制定者”[10] ,以此来说明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策略空间的宽广。国家实行的“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在各地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替换,一些拥有优质教师资源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选派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去支援薄弱学校,而是“或者选派一些并非是教学骨干教师应付差事,或者凭借地域或学校的品牌效应,以必须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流动支教为前提条件,接收新毕业的大学生来完成上级派下来的流动名额”[11] 。于是,“中小学教师交流”这一旨在增强薄弱地区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在执行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削弱,远未达到政策制定者最初的政策意图。(三)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所谓的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就是指在政策执行之初被宣传一通,遵照执行,过后便又以违背政策的其他形式出现。教育政策一般是以政策文本的形式下发至各执行主体,而在政策文本执行之初,往往伴随着各种监督、检查、考核等。执行主体在上级部门的高压态势下,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宣传执行比较到位,但随着监督检查的结束,执行主体便开始我行我素,违背政策的行为又开始出现。教育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就是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学校在开学之初,到处张贴禁止乱收费的标语,乱收费的检查组遍布各校,“治理乱收费”政策得到很好执行。但一阵风过去,一些学校便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或以自愿的原则,向学生收取资料费、书报费、牛奶费等。这种费用的收取虽然换了一种形式,但却还是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的一种表现。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从根本上说,教育政策的执行实际上是教育政策执行者一系列行为的总和,而教育政策执行者主要就是执行教育政策要求并负责将教育政策目标贯彻落实的组织和个人,是将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意图贯彻于政策对象的主体,他们往往掌握着教育政策执行的资源、手段和方式方法。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执行组织主要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而【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万方数据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No.12.2018(Cumulatively,No.282)- 224 -执行者归根结底是这些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执行者要开展政策执行行为,必然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会在权衡各种政策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教育政策规定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给执行主体以较大的空间,从而为其执行的决策和行为提供了很大的余地。正因为如此,政策的执行行为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执行者如何参与政策执行行为,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执行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PB)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最初由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又超越“理性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通常是理性的,可以全面系统地利用自己能得到的所有信息来衡量某一行为,因此,人们在决定参与或不参与一个特定行为之前就考虑到了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12] ,其理论框架是个体的行为受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而其行为意向又受其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重要影响。但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Ajzen发现理性行为理论存在的最大的局限之一就是在许多时候,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并没有很强的控制力,尤其是在其缺乏技能或受制于外界环境之时,因此,个体的行为并不一定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指出,人的行为并非全出自个人理性,还取决于个体经验和预期困难,并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这一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其理论框架为个体的行为受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变量又是个体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13] 。其中,行为态度是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的总体评价,主要是指其对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喜欢、认同以及喜欢或认同的程度;主观规范是指行为主体在决定是否从事或如何执行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的轻重缓急,反映了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执行某一行为的期望及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指行为主体所感知到的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这一特定行为,其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并且与个人的能力、胜任力及其所具有的执行目标的技能有关 [14]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进行分析,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教育政策之前及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执行者对执行该教育政策的态度、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以及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一)执行者对执行该政策的态度教育政策执行者认同该教育政策以及对其的认同程度会影响教育政策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在教育政策过程中,决策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议程设置、政策辩论、政策形成和政策合法化等阶段,将意图、目的、工具、程序等以文本的形式呈现 [15] ,因此,到了执行阶段,政策执行者见到的一般是以文本为表现形式的政策。由于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在某一政策之下,可能存在多种政策文本,而在不同的政策阶段,对政策文本的解读又融入了不同政策参与者的喜好与意图,这更增加了政策的模糊性、笼统性与解释空间。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执行主体的利益选择过程,无论何种选择都必然对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冲击,作为执行主体,就会因为政策文本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在政策执行阶段,执行者在解读与执行政策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政策解读,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意义解读,而这些解读则可能偏离政策意图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就可能使政策的执行偏离政策制定的初衷,导致政策的执行偏差。(二)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该政策时所感知到的重要他人或团体的期望会影响教育政策的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教育政策是多重利益相关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政策需求各不相同,而由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稀缺性,他们的需求不可能同时获得最大化的满足 [16] 。而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对利益的一种重新分配,这一行为直接决定哪些政策对象是受益者以及哪些政策对象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与政策对象直接联系的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时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或大或小,这就造成执行者可能根据压力轻重缓急的不同来执行。正如格瑞斯汉姆法则(Gresham"s Law)认为的,定型的计划活动必须支配非定型的计划活动;基层官员倾向于对容易处理的、定型化的计划往往给予较高的优先级,以牺牲那些繁复的、非定型化的与花费时间的计划 [17] 。此万方数据

 - 225 -【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类执行行为毫无疑问将导致政策的执行偏差。(三)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教育政策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怎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即其自我效能也会影响教育政策的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一项教育政策实施之初,必然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因此,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之前必须要对该政策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如对政策意义及权威的认识、对政策执行环境的认识、对政策目标群体的认识等,而对所有这些方面的认识都有赖于执行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较高的教育政策执行者能积极主动投身于政策执行全过程,明晰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对象与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厘清其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主动为政策执行排除困难;相反,自我效能低的政策执行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政策则可能消极以待甚至束手无策,不愿或无力化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矛盾与困难。因此,自我效能...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 失真 素质教育 现象
上一篇: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战略合作协议书()
下一篇:双拥 双拥先进事迹材料()

Copyright @ 2010 - 2024 言曲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言曲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02143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