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10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9-29 18:45:03

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10篇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丨2018年第1期·81·中国环境管理丨2018年第1期丨Vol.10 No.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10篇,供大家参考。

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10篇

篇一: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018年第1期·81·中国环境管理丨 2018 年第 1 期丨 Vol.10  No.1·80·区三省一市、成渝城市群和湘鄂两省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防治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统一区域防治标准。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推进码头和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统一协调的船舶污染监管机制。统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运行管理方式,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信息互通和共享。加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区的酸雨防治力度,加强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区的汞排放治理。参考文献[1] 李干杰 .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J]. 环境保护 , 2016, 44(11): 7-13.[2]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 .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16[R].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16.[3] 环境保护部 . 201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R]. 北京 : 环境保护部 , 2017.[4] 薛文博 , 付飞 , 王金南 , 等 . 基于全国城市 PM 2.5 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模拟 [J].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34(10): 2490-2496.[5] 环境保护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水利部 . 关于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EB/OL]. (2017-07-17). http://www.mep.gov.cn/gkml/hbb/bwj/201707/t20170718_418053.htm.[6] 薛文博 , 付飞 , 王金南 , 等 . 中国 PM 2.5 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34(6): 1361-13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2016 中国统计年鉴 [R].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16.[8] 王淑兰 , 云雅如 , 胡君 , 等 . 情景分析技术在制定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方案中的应用研究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12, 37(4): 14-20.[9]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6[R].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16.[10] 陈潇君 , 孙亚梅 , 杨金田 , 等 . 构建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框架 [J]. 环境保护 , 2013, 41(8): 19-22.[11] 陈潇君 , 金玲 , 雷宇 , 等 . 大气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J]. 中国环境管理 , 2015, 7(5): 42-49.Issu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SUN Yamei, ZHENG Wei, NING Miao * , LEI Yu( Chinese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YREB) is the largest river industry belt and manufacturing base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YREB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new period of China.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 i cance to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YREB, which accounts for 21% of the land area, 34% of the sulfur dioxide, 32% of the nitrogen oxides, 28% of the smoke and dust, 44% of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43% of the ammonia, the unit area of

  pollutant emissions intensity is 1.3 to 2.1 times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pollutant emissions far beyo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local 126 cities fail to meet the air quality standard and particulate matter is the main pollut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ound air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regional transmission has great inf l uence in YREB.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extensive mode of development will bring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 Taking the solution of the prominent air pollution problems as the core, the air quality as the bottom line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in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YREB.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mprovement of air quality; driving force; measures长期高强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1] ,建设“安全长江”已成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2] 。长江经济带高风险企业众多,且分布相对集中,饮用水水源同各类危、重污染以及高风险生产储存集中区布局交错,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及沿岸的环境风险高。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将处于高发态势,长江经济带尤为突出,对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将造成严峻挑战。由于结构性、布局性风险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转变,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监管、防控和应急能力滞后,环境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水平尚不能满足环境风险形势和日益提高的公众环境诉求的需要[3]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开展了研究。例如,付青等(2016)研究认为危化品运输、陆上排污口、产业往上游转移等是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保护压力的主要来源,并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流域联防联控、岸线管控、应急能力建设以及取水口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4] ;杨小林等(2015)对长江流域 2000—2011 年的环境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长江流域环境风险自 2000 年以后有所控制,但目前呈不断恶化的态势,江苏、上海、湖南等区域是长江流域的高风险区,应从降低风险源危险性和受体脆弱性的角度综合入手,实现区域环境风险的控制和管理[5] ;贾倩等(2017)通过构建模型评估了长江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结果表明,由于危化品码头数量多、危化品转运和存储量大以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受体脆弱性强等,重庆江津区、巴南区,四川成都、宜宾,安徽铜陵、芜湖,江苏南京、镇江、南通,以及浙江杭州、嘉兴等地突发水环境风险水平较高[6] ;杨小林等(2017)运用因素分析法对 2000—2015 年长江流域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 年以来长江流域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呈不断下降趋势,风险控制技术的进步对事故发生频数增加具有显著遏制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对风险的抑制作用有限,未来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任务艰巨,但潜力巨大[7] 。综上,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为认识和防控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多以个别领域的具体分析或全流域的综合评估为主,尚缺少基于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对策研究。因此,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的基础上,针对环境风险防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环境风险源头防控、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及重点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现状、问题与对策曹国志 * ,於 方,王金南,朱文英,王 东,周夏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摘  要】  伴随着长期高强度的开发活动,长江经济带面临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诱因复杂等突出环境风险问题。近年来,尽管各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严峻的环境风险防控形势相比,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存在源头防控体系不健全、能力不足、协调联动欠缺等问题。本文在对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和防控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要求及地方实践经验,从环境风险源头防控、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控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提供参考。【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X32;X820.4      【文章编号】1674-6252(2018)01-0081-05【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68/j.cnki.1674-6252.2018.01.081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12B02)。作者简介:

 曹国志(1982—),男,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环境规划研究,E-mail: caogz@caep.org.cn。

 中国环境管理丨 2018 年第 1 期丨 Vol.10  No.1·82· ·83·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现状、问题与对策丨曹国志,於方,王金南,等领域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提供参考。1  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1.1  结构性、布局性风险突出(1)高风险行业企业数量多。长江经济带石化、化工、医药、有色金属采选冶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企业众多。据统计,全国40%的造纸、43%的合成氨、81%的磷铵、72% 的印染布、40% 的烧碱产能聚集在该区域[8] 。根据环境保护部开展的全国重点行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大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结果,长江经济带 9 省 2 市仅石化、化工、医药等行业的企业就超过 12 000 家,占检查企业总数的 28%,在检查的 13 个流域中占首位[6] 。(2)布局性环境风险突出。受生产和运输“亲水”特性的影响,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沿岸高风险企业聚集。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 62 个,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有 20 多个,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多达 250 余种。沿江分布的涉危险化学品企业以江苏最多,浙江次之。涉危化品码头、船舶数量多、分布广,仅重庆至安徽段危险化学品码头就接近 300 个。饮用水水源同各类危、重污染以及高风险生产储存集中区交错配置,水运航道穿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象较多。由此导致的叠加性、累积性和潜在性的环境污染风险高。1.2  突发环境事件频发2006—2015 年,长江经济带 9 省 2 市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3139 起,约占全国总数的 60%,其中,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占整个长江经济带事件总数的 80% 以上[9] 。具体见图 1。1.3  次生事件防控压力大根据 2006—2015 年环保部调度处理的事件统计,长江经济带由生产安全、企业排污、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占全国相应原因突发环境事件的 44%、59%、47%、55%,各种原因的事件占比都处于较高水平。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运输事故是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生产安全原因引起的事件占 40%,其次是交通事故原因,占 22%。企业排污、自然灾害及其他原因分别占 16%、8% 和 15%,另外,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也成为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诱因之一。具体见图 2。长江经济带高污染和高风险企业数量多、分布密集,企业存在工艺设备老化、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违法排污事件频发。水路运输、陆路运输数量大、频次高,交通事故诱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较多。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自然灾害发生频次高,这些地区高风险企业数量多、涉及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活动频繁,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将诱发突发环境图1  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及分布事件。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和自然灾害诱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仍将保持高位。2  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现状2.1  源头预防不断加强近年来,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法规、规划政策以及指导性文件等形式对从源头防控环境风险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细的要求,为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防控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针对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也专门制定了一些专项规划、方案,例如,2014 年国务院制定了《推进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10] 。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评估以及监控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大部分省份都建立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机制,例如,江苏省开展了环境安全标准化达标工程建设,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实施动态管理,组织开展了主要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化工园区以及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重点对沿江、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区域的高风险企业规划实施搬迁改造。2.2  预案管理逐步完善一是完善预案管理制度,在国家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同时,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省份相继印发相关文件,对预案编制、备案、评估、演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持续推进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例如,江苏省截至 2014 年底备案企业达到4500 家。三是健全政府专项预案,大部分省份都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些省份及所辖市县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四是加强应急演练。大部分省份均定期通过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政府预案的应急演练。2.3  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一是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部分省份间针对跨界污染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同签订了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方案。二是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长江经济带 9 省 2 市环境保护部门均与其他一个或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共同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三是建立纵向联动机制。例如,江西省、江苏省推进了省级与地级市、地级市与县(区)以及环...

篇二: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二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1. 能够说出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认识其基本概况 。【区域认知】2. 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况。

 【地理实践力】3. 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综合思维】4. 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人地协调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①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行示范带。②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④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201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背景】2013 年 9 月 21 日,李克强总理在一份材料上批示:“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依托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带动中上游腹地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中西部东部

 【 问题1 1 】

 说明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政治经济位置

 (1)纬度位置影响:对气候和农业产生影响,如纬度跨度广,气候类型、农业类型多样;(2)海陆位置影响:对降水产生影响;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内陆边境地区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3)相邻位置影响: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4)交通位置影响: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对运输、商业、贸易产生影响,位于某交通要道(枢纽),沟通了哪里,是通往什么的必经之地(咽喉);(5)政治位置影响:政治中心(行政中心)的战略意义、辐射带动作用;(6)经济位置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分工与协作,吸引资金,产业转移等;(7)板块位置影响: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描述性语言: : 是重要地理分界线(州界、洋界);沟通大陆或大洋;是某航线的必经之路、最短航线或海上咽喉等。评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或 不足

 纬度位置:

 90°E~120°E,23.5°N~35°N,地处低纬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经度跨越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丰富,利于要素流动,促进工业发展。海陆位置、交通位置:东临太平洋,西接长江黄金水道,沿岸支流众多,海运便利。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连接东中西部和南北地区,公路铁路密布,陆上交通便利。与丝绸之路衔接,扩大内外开放格局。沿线途经省份较多,经济腹地广阔,利于经济发展。相邻位置:政治、经济位置:沿线有重庆、武汉、上海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利于各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交通、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的发展,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上游中游下游【 问题2 2 】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多种产业发展;地跨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与能源;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不利成都:天然气攀枝花:煤铁重庆:煤铁

 上游中游下游【 问题3 3 】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 优势?社会:

 市场:经济腹地广阔。交通:海陆交通便利。政策: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高,人才多。技术: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发达,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基础:流域内城市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善,产业协作条件好。

 (2020·上海)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成立,坐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临港吸引众多智能高端制造业落户,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国家政策和交通区位B.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C.能源矿产和地价因素D.劳力资源和科学技术A

 上游中游下游【 问题3 3 】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 优势?不利条件:自然: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地形复杂多样,多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上游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限。社会: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中上游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下游经济发达但资源匮乏。

 【 问题3 3 】

 如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 区域协调发展 的示范带 ?①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②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③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 问题4 4 】

 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经济过程中造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资源短缺。开采 煤炭,发展工农业造成生态破坏,加剧旱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工业 发展,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社会问题: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会造成一定时期内失业现象。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造成环境问题,环境治理,加剧财政负担。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021·辽宁·义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表崎岖,常年过度开垦,生态环境脆弱,成为我国深度连片特困区。下图为“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区因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 ②粮食减产③森林减少 ④土地石漠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该地区为消除贫困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扩大耕地,满足粮食需求 B.教育扶贫 C.发展特色产业 D.异地搬迁CA

篇三: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2022 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点 热点 19 长江经济带 区域划分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 205.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6 年 9 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主要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河运优势。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理论上可以通航万吨河轮,运量比铁路大,价格也比铁路低。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流域面积广阔,不仅有赣江、汉江、湘江等支流,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 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 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 216 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 33.8%;城市化水平约为 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1 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 2.16 倍。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其产品和服务。长江经济带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江流域内出现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下表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15 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10 9 元)

 土地类型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未利用地生 态系统服务供给 2000 年 11083.78 51492.74 6208.16 6622.55 23.02 75430.25 2005 年 10970.50 51555.02 6182.35 6795.31 22.77 75525.96

 2010 年 10884.41 51577.76 6172.96 6836.91 22.99 75495.03 2015 年 10745.78 51424.89 6176.21 6954.05 22.97 75314.91 1.表中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

  )

 A.长江全面禁渔政策的实施 B.人工养殖导致水产品产量增加 C.加强了河流的治理,防洪能力提高 D.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和中游退田还湖 2.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推测下列属于高供给区的是(

  )

 A.贵州中西部 B.长江三角洲 C.长江流域上游 D.江苏和安徽北部 【答案】1.D

  2.C 【解析】1.长江全面禁渔政策的实施,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应下降,A 错误;人工养殖导致水产品产量增加,只是水产品增加,不是整个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增加,B 错误;加强河流治理,防洪能力提高,主要使长江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C 错误;长江上游植树造林,中游退田环湖等政策增加水域面积,能够增加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D 正确。故选:D。

 2.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最多的是林地,占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最大的是长江流域上游地区,C 符合题意;贵州中西部,主要是岩溶地貌地区,地表崎岖,土壤贫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差,A 错误;江苏和安徽大部分都属于长江三角洲,且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该地区林地、耕地、草地和水域较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会属于高供给区,BD 错误。故选 C。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4.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于(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答案】3.B

  4.A 【解析】3.渝万高铁所经地区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沪宁高铁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两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 正确;两高铁所线地区气候差别不大,A 错;我国高铁技术水平

 差别不大,C 错;人口密度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 错。故选 B。

 4.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 205.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21.4%,因此腹地广阔是其独特的优势,A 正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交通都较为便利,B 错;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不是其独特的优势,C、D 错。故选 A。

 舟山群岛海岸线长 2440 多千米,是我国岛屿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深水岸线长达 280km.舟山港,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 36 个城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即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舟山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具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2005 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围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最可能是(

  )

 A.港口吃水深,冬季封冻 B.航道直,夏秋季风浪小 C.全为深水港湾,湾阔水深 D.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 6.与上海、广州等港口相比,舟山港能够成为自由贸易港试验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成本和开发程度低

 B.经济腹地较大 C.远洋运输更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7.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

  )

 ①有利于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②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③有利于加强东西部地区沟通④不利于东部地区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5.D

  6.A

  7.C 【解析】5.由所学知识可知,舟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港口无冰封期,A 错;舟山群岛航道较为弯曲,位于季风区,夏季风浪大,B 错;由材料信息“舟山群岛海岸线长 2440 多千米,是我国岛屿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深水岸线长达 280km”,说明舟山深水港湾多但也有浅水湾,C 错;舟山群岛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较长,D 正确。故选 D。

 6.由所学知识可知,舟山相对广州和上海地价更低,开发成本和程度较低,A 正确。相对广州和上海,

 舟山港开发较晚,经济腹地较小,远洋运输不具有优势,B、C、D 错误。故选 A。

 7.通过材料可知,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因为有铁路向中西部地区的延伸,使得舟山港的经济带动作用不仅仅存在于港口所在城市的附近,还可以拉动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海铁联运扩大了舟山港的经济腹地,①正确;海铁联运能够加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铁路经过中西部地区,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②错,③正确;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相比于以前单纯的海运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有利于东部地区增加就业机会,④错;①③正确,故选 C。

 2020 年 11 月 14 日,习近平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有(

  )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土地价格较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 B.“两翼”中的“北翼”是指沪瑞通道 C.“三极”是指上海、南京和武汉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0.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D.发挥上海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引领作用 【答案】8.C

  9.A

 10.D 【解析】8.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优势是资金丰富、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劳动力需求大,海陆交通便利,外向经济发展;而成渝经济区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综上述,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有矿产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 ,土地价格较低,②③④正

 确,C 正确。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沿海地带,成渝城市群位于内陆地区,交通不如长三角城市群发达,①错误,ABD 错误。故选 C。

 9.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A 正确。“两翼”中的“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B 错误。“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C错误;“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D 错误。故选 A。

 10.由材料信息“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可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以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上海作为经济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上海不是政治中心,综上所述,ABC 表述正确,D 表述错误。依题意,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D。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江苏省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安全环保提升和智能化改造。环太湖、沿江、沿运河等区域的落后冶炼产能退出和搬迁,在沿海地区布局精品钢基地。下图为江苏省沿海三大钢铁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沿海地区承接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源更丰富 B.能源更充足 C.运输更便捷 D.市场更广阔 12.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主要是为了(

  )

 A.扩大钢铁总体产能

 B.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C.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D.安置农村剩余劳力 【答案】11.C

  12.B 【解析】11.据图可知:沿海地区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运输,C 正确;海水不能直接使用,沿海地区水资源状况和江苏其他地区差别不大,A 错误;江苏省内矿产资源不足,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均需从外地运入,B 错误;钢铁工业主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据材料可知钢铁基地均是位于江苏省内进行转移,市场并不更加广阔,D 错误。故选 C。

 12.由材料可知:江苏省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安全环保提升和智能化改造,在沿海地区布局精品钢基地。由此可以推测:钢铁企业向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B 正确;环太湖、沿江、沿运河等区域的落后冶炼产能退出和搬迁,不是为了扩大钢铁总体产能,更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精品钢,A 错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与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无关,且精品钢基地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D 错误。沿海精品钢基地的建设可能会扩大区域经济差距,C错误。故选 B。

 研学旅行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学习知识、增长经验为目的的旅游教育。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过程中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其分布深受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图为 2018 年年底我国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冷热点分布及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冷热点分布反映省级行政区间研学旅行冷热度对比状况,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个数是重要指标。

 13.影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冷热点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密度②人口结构③自然资源④经济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为推动长江...

篇四: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强国答题争上游关于长江的题库含答案

 1950 年代初期,笔名为马铁丁的作者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思想杂谈”引起全国关注,该作者的真名是____。(出题: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推荐:湖北学习平台)

 A.陈笑雨 B.张铁夫 C.郭小川 D.陈笑雨 张铁夫 郭小川 正确答案:D 1973 年江西发现的____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推荐:江西学习平台 出题:中共樟树市委宣传部)

 A.筑卫城 B.樊城堆 C.牛头城

 D.吴城 正确答案:D 2018 年 11 月 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将支持____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出题:苏州市吴江区委宣传部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B.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C.京津冀协同发展 正确答案:B 2018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经济带是“____”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带。(出题:交通运输部) A.丝绸之路 B.一带一路 C.两廊一圈 D.武汉城市圈 正确答案:B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____中的前四句。(出题单位: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推荐单位:重庆学习平台)

 A.《秋兴八首》 B.《负薪行》 C.《登高》 D.《八阵图》 正确答案:C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唐代诗人____的诗作。(出题: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李白 B.孟浩然 C.杜甫 D.刘禹锡 正确答案:A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____。

 (出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委宣传部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正确答案:B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____的支流。(出题:央视《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济水 正确答案:C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西陵峡和____的总称。(出题: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推荐:重庆学习平台)

 A.巫峡

 B.龙门峡 C.巴雾峡 D.滴翠峡 正确答案:A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____。(出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委宣传部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黄河 B.长江 C.准河 D.海河 正确答案:B 楚国辞赋家____,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出题:湖北广电长江云 推荐:湖北学习平台)

 A.屈原 B.杜甫

 C.白居易 正确答案:A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____,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推荐:浙江学习平台 出题:良渚遗址管委会)

 A.杭州市 B.宁波市 C.嘉兴市 D.绍兴市 正确答案:A 毛泽东的词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是____。

 A.黄河 B.湘江 C.长江 D.赣江 正确答案:B

 毛泽东曾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提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的“一桥”是指____。(出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郑州黄河大桥? 正确答案:B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三江源”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和____。(出题:自然资源部地信司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A.黄河 B.怒江 正确答案:A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____。(出题:南开大学文学院) A.怀才不遇

 B.相思之苦 C.忧国忧民 D.病痛折磨 正确答案:B 苏州历史悠久,风景秀美。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____。(出题: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正确答案:D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自然资源部地信司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A.长江 B.黄河 正确答案:A 武昌鱼早在 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饮誉大江南北。毛主席

 的著名诗句“____”让武昌鱼声名大噪。(出题:湖北广电长江云 推荐:湖北学习平台)

 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B.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 C.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 正确答案:A 以下选项中,____比喻新出现的有一定积淀积累的人事物等推动旧的人事物等的在某方面的发展等情况。(出题: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长江后浪推前浪 B.任尔东西南北风 C.总把新桃换旧符 D.万紫千红总是春 正确答案:A 中国北极____落成于 2004 年 7 月 28 日,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出题:科技部引智司)

 A.长城站

 B.长江站 C.中山站 D.黄河站 正确答案:D 中国岛屿绝大部分分布在____以南的海域。(出题:自然资源部地信司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A.黄河口 B.淮河口 C.长江口 D.珠江口 正确答案:C 中国四大名面之一是____,也是武汉人过早(武汉人将吃早餐叫做“过早”)的首选小吃。(出题:湖北广电长江云 推荐:湖北学习平台)

 A.豆腐面 B.热干面

 C.凉面 正确答案:B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____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 B.黄河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黄河中下游 正确答案:D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

 A.长江 B.黄河 C.亚马逊河 D.尼罗河 正确答案:D

篇五: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2课时)

 激趣导入课程引入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直通海洋。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大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道终年不封冻。长江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分布,通过京杭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形成航道交织的水运网。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0000多千米,超过全国通航总里程的70%。长江水资源丰沛,年径流量、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以及水能资源均居全国首位,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粮食产量约占全国一半,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此外,长江流域还是小麦、玉米、棉花的重要产区。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多、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中下游沿江两岸以及支流的平原地区,人口和城镇密集。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都是特大城市。

 激趣导入课程引入活动探究1 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等。读图a和图b,并查阅资料,以长江经济带某省级行政区为例,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说明其发展的地理背景。图a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业结构 图b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示意

 激趣导入课程引入活动探究1 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读图a和图b,并查阅资料,以长江经济带某省级行政区为例,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说明其发展的地理背景。可能答案:以湖北省为例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气候条件: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资源优势: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及城镇化率: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其中,城镇3615.47万人,乡村2311.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增长7.5%;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经济发展较快;湖北省交通发达,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湖北省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1 1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如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交通干线与城市群示意可能答案:①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②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③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2 2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如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可能答案:①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②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③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武汉港 长沙港重庆港 宜宾港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3 3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如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可能答案:①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②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③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④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4 4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如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可能答案:①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②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5 5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示意“ 一轴” ” :

 :

 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 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 两翼” ” :

 :

 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促进交通互联互通,夯实发展基础。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5 5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三极 ” :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 ” :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示意

 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活动探究2 探究长江工程设施及“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统计,目前长江干流建成和在建的跨江大桥、过江隧道已超过80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示意船舶过三峡升船机

 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活动探究2 探究长江工程设施及“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读图,说说船舶如何通过长江三峡大坝。可能答案:①3000吨以下的船舶搭乘升船机,升船机其实就是建在通航河流上为克服水位落差供船舶乘坐的电梯。垂直升船机通过船厢载着船舶垂直升降克服水位落差。具体如下:a.首先船舶驶入承船厢,关闭承船厢下游闸门。b.承船厢通过爬升装置上升,直到承船厢内水位与上游水库水位齐平。c.打开承船厢上游闸门,船舶驶出承船厢进入上游航道。

 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活动探究2 探究长江工程设施及“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读图,说说船舶如何通过长江三峡大坝。可能答案:②3000吨以上的船舶需要通过五级船闸逐次通过,如果船从下游驶来,需要过大坝上行,先将五号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关闭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船舶随闸室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位与四号闸室水位齐平时,打开五号闸首人字闸门,船舶就好像爬过一级阶梯,轻松驶入上一级闸室。如此上升,直至驶出一号闸室,进入高峡平湖。如船舶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活动探究2 探究长江工程设施及“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简要分析拦江大坝、跨江大桥等工程设施对长江沿岸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答案:拦江大坝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供水的作用,促进了长江沿江地带经济的发展。另外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会阻碍长江鱼类的洄游,大坝下游径流量、含沙量减少,大坝上游水位身高,淹没河流沿岸地势较低处,耕地减少等。跨江大桥连接了河流两岸,便于两岸地区人员、物资、经济等的交流联系,缩小两岸地区的差距。扩大城市的规模,增强城市的辐射范围,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观看视频《长江经济带报告——横断山脉攀西大裂谷渔民上山》视频中讲述的“渔民上山”给当地人民带来哪些效益?可能答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原因 1 11.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2.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并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1.长江上游的开发现状开发条件 开发现状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①三峡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矿产资源丰富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知识拓展 长江的开发现状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发条件 开发现状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⑤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⑥水源充足①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②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长江中游的开发现状知识拓展 长江的开发现状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发条件 开发现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④地理位置优越⑤交通便利⑥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①鱼米之乡、丝绸之乡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长江下游的开发现状知识拓展 长江的开发现状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 2存在问题上游中下游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②水能开发程度低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 31.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首先是保护好长江水环境,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2.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 3地区 措施西部山区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营造长江上游防护林②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坡耕地和石漠荒山治理中东部平原区①加强湖泊、湿地保护,退耕环湖,疏浚水道和湖泊②兴建分洪、蓄洪等水利工程,降低洪涝灾害风险③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②严格立法、科学治污,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齐抓并举,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统筹推进,治理水污染

 活动探究 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1.读左图,找出长江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段,分析引发水质污染的原因。可能答案:1.普渡河、乌江、岷江、沱江等河段水质污染最严重。原因:流域内有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分布。污染源除工业污水外,还有当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探究 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2.结合实例,说明岷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可能答案:2.存在的问题:①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河流中;②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河流污染;③流域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城镇生活型污染十分普遍;④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结构性污染没有根本改变;⑤法制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⑥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建议:①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实施全流域的环境保护工程;②建立区际执法协作机制;③科学划分水功能区,根据每个区的纳污能力和污染排放现状,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布局;④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际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课堂小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地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原因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读图,回答1~2题。1.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2.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A当堂练习C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4.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当堂练习BD

篇六: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经济评论 2015.05REGIONAL ECONOMIC REVIEW【区域格局与产业发展】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侯 小 菲摘 要:201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呈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产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环境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探讨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的重要启示。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包括依托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及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一体化;黄金水道;产业布局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5—0048—08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09&ZD028)。作者简介:侯小菲,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北京 100836)。201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呈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产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总体看来,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速虽然略有下降,但2014年其占全国的比重仍然达到44.7%,第二、三产业占比尤为突出,经济带动效应强,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当然,目前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环境风险等。2014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建议。当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在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并逐步优化的“新常态”这一关键时期,建设长江经济带、构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十分有利于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9省市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因此,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长江经济带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开局之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开放的环境,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推进。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状与特征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48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5.0113

 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关键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就是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一个重要横向联系通道,可以把梯度推进由东向西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横向”的发展路径。此外,长江经济带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同时,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9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目前,长江沿岸各地区通过经济发展已形成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长江经济带通过三大板块之间的要素、产业及市场衔接而形成一个大的区域经济体。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1.经济总量稳中求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01年开始,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始终超过40%,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2013年的比例更是达到45.6%,2014年略有下降,为44.7%。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开始,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成渝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地位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虽然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仍然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但其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的GDP占比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50.06%下降至2014年的45.25%;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的GDP占比却在不断上升,在2014年分别达到了31.96%和22.79%。过去七年间,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应该归功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引导,使得一直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开始跨区域向中西部流动、集聚,同时还伴有大量的产业转移,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受益于此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期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未来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例在2009年略有下降后又持续上升两年,在2011年比例达到峰值49.36%,2012—2014年持续下降,整体呈波浪形并有细微调整,比值维持在47%左右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总体显现出增长的态势,2014年比例和2008年相比,增长近4.3个百分点。随着长江中上游的不断开发以及长江沿岸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农业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14年比例首次低于10%,仅占9.56%。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动力作用,使得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发展迅猛。而近年来,服务业在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推动下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因此,从总体上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图1 长江经济带中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GDP占比变动轨迹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图2 2008—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9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5期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当中。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按照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二者占总体经济的96.49%,特别是2007年之后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64.82%。长江中游地区安徽和江西、湖南和湖北三次产业比重非常接近,并且目前经济发展很明显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渝地区第二、三产业比例差距逐年缩小,2014年除四川省之外已经较为接近。表3按照三次产业结构进行纵向比较,同时结合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除重庆之外成渝地区的另外三个省份,第二产业在三个地区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并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主,占比达到36.20%,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占比接近40%,并且明显高于另外两大区域的28.68%和31.84%。3.产业布局集聚发展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基础设施、文化习俗等构成了地区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并且这种集聚引起人口的集聚效应并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使得产业再次集中,并且通过产业集聚的前后关联,放大了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长江中游地区则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基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找准政府着力点,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是建成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和交易中心,把长江中游建设成为全国粮食生产交易核心区。二是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通过产业链重组和资源整合,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构建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三是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畅通旅游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推动区内各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四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带动区。借助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人口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轻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食品、医药、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探索东中部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川渝地区之间的合作范围正在不断地朝着更多层面迈进。地区/产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第一产业0.535.584.4311.4810.7211.6111.647.4412.3713.7915.54第二产业34.6547.7247.7053.7453.4046.9246.1545.7950.8841.5941.22第三产业64.8246.7047.8734.7935.8841.4742.2146.7736.7544.6343.24生产总值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表1 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数据来源:2014年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单位:%)表2 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比例(按地区)(单位:%)地区/产业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3.5111.3612.289.56第二产业43.3650.0544.8746.34第三产业53.1338.5942.8544.10生产总值100.00100.00100.00100.00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表3 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比例(按产业)(单位:%)地区/产业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12.9441.8345.23100.00第二产业31.3636.2032.44100.00第三产业39.4828.6831.84100.00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50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同时,贵州、云南或占据资源高地,或具备特殊的地理区位,长江经济带向腹地扩围,为两地崛起也提供了良机。4.产业梯度平稳过渡从表1、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的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上游地区的经济梯度处于中低位置,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中游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三个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这种经济发展上的梯度差异,为经济带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第三产业在工业经济下行中实现加快发展,三产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达到5.43万亿元,增速均值达到10.0%,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由此,长三角核心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45.8:51.2,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了“三二一”时代。从占比来看,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40%以上,上海、南京、杭州占比均超过50%。舟山、苏州、无锡、常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超过了45%。长江中游地区已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开始出现融合发展势头,从传统工业体系向规模化、高端化、服务化的现代工业体系转型,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演进。长江上游地区则集中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机械电子、汽车、化工、钢铁、食品饮料等行业具有相当的优势,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5.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提出的四个战略定位中,其中之一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东边以上海为龙头,向西构建中国—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其中2014年9月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成为东部深度开放的试验区。2014年全年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1440户。其中,内资企业9383户,注册资本3329亿元;外商投资企业2057户,合同外资118亿美元(见表4)。集聚总部经济企业258家,其中亚太营运商22家。二、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市场、历史原因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虽然有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整体情况差距仍然较大,因此促进各地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以及转型升级,对于提升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动力差距悬殊以及各地区利益诉求各...

篇七: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战 2022 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点 热点 19 长江经济带 区域划分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 205.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6 年 9 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主要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河运优势。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理论上可以通航万吨河轮,运量比铁路大,价格也比铁路低。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流域面积广阔,不仅有赣江、汉江、湘江等支流,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 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 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 216 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 33.8%;城市化水平约为 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1 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 2.16 倍。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其产品和服务。长江经济带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江流域内出现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下表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15 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10 9 元)

 土地类型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未利用地生 态系统服务供给 2000 年 11083.78 51492.74 6208.16 6622.55 23.02 75430.25 2005 年 10970.50 51555.02 6182.35 6795.31 22.77 75525.96

  2010 年 10884.41 51577.76 6172.96 6836.91 22.99 75495.03 2015 年 10745.78 51424.89 6176.21 6954.05 22.97 75314.91 1.表中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

  )

 A.长江全面禁渔政策的实施 B.人工养殖导致水产品产量增加 C.加强了河流的治理,防洪能力提高 D.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和中游退田还湖 2.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推测下列属于高供给区的是(

  )

 A.贵州中西部 B.长江三角洲 C.长江流域上游 D.江苏和安徽北部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4.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于(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舟山群岛海岸线长 2440 多千米,是我国岛屿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深水岸线长达 280km.舟山港,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 36 个城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即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舟山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具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2005 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围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最可能是(

  )

 A.港口吃水深,冬季封冻 B.航道直,夏秋季风浪小 C.全为深水港湾,湾阔水深 D.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 6.与上海、广州等港口相比,舟山港能够成为自由贸易港试验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成本和开发程度低

 B.经济腹地较大 C.远洋运输更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7.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

  )

 ①有利于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②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③有利于加强东西部地区沟通④不利于东部地区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0 年 11 月 14 日,习近平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有(

  )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土地价格较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 B.“两翼”中的“北翼”是指沪瑞通道 C.“三极”是指上海、南京和武汉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0.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D.发挥上海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引领作用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江苏省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安全环保提升和智能化改造。环太湖、沿江、沿运河等区域的落后冶炼产能退出和搬迁,在沿海地区布局精品钢基地。下图为江苏省沿海三大钢铁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沿海地区承接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源更丰富 B.能源更充足 C.运输更便捷 D.市场更广阔 12.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主要是为了(

  )

 A.扩大钢铁总体产能

 B.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C.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D.安置农村剩余劳力 研学旅行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学习知识、增长经验为目的的旅游教育。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过程中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其分布深受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图为 2018 年年底我国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冷热点分布及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冷热点分布反映省级行政区间研学旅行冷热度对比状况,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个数是重要指标。

 13.影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冷热点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密度②人口结构③自然资源④经济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某研学小组提出的下列区域差异化建设措施合理的是(

  )

 ①浙江-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业发展案例②江苏-基于水能资源开发的能源安全案例③贵州-基于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地质考察案例④云南-基于小桥流水村落的水乡文化案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网络密度反映了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密度越大,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系越强,反之,则联系越弱。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省域尺度密度图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由交通流、信息流密度图可知(

  )

 A.长江经济带交通与信息流网络均处于强连接状态 B.上海与重庆的交通、信息联系显著 C.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开始形成以重庆为核心的次级融合区 D.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一体化进程较快 16.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下列举措最迫切的是(

  )

 A.推动中西部地带基础设施建设 B.积极培育各省会城市中心地位

  C.加快区域产业同质化发展步伐 D.发挥中西部辐射带动功能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把未来的长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千帆竞渡”的生态走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并兼顾环境效益,一方面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下图为三峡库区月平均降水量和三峡水库月平均水位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三峡水库每年 5-9 月保持低水位不是因为(

  )

 A.伏旱天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 B.河流含沙量大,减少水库的淤积 C.处于主汛期,腾出库容防洪 D.增加下游泥沙来源,防止三角洲海岸线后退 18.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影响是(

  )

 A.大坝下游泥沙淤积增加 B.增大下游水量供给 C.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D.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下图示意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中的位置。

 (1)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说明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优势。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分析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优势。

 (3)推测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者能否协调发展也是影响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上一般采用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来衡量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否协调发展,国际公认的较合理水平为 1.4~1.5,小于比值为滞后城市化,反之为过度城市化。下图为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分析示意图。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2016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对成都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要求。这是成都城市定位的重大提升,也是国家赋予成都引领区域发展、代表国家形象、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历史使命。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 30 家,国家级研发平台 67 个,高校 56 所,2019

  年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 301 家。成都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和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下图为成渝经济圈的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时期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推测 2001~2005 年成都出现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淮河(如图所示)流城内有些地市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基地,有些地市是矿产资源富集地,有些地市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整个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根据《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8-2035 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涵盖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湖北五省的 25 个省辖市和 4 个县(市),人均 GDP 约为 46233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简析淮河流域各地市开展协作的地理背景。

  (2)指出淮河流域各地市开展协作产生的有利影响。

 (3)相对长江,分析淮河发展水运的不利自然条件。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 205.23 万 km2,占全国的 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

篇八: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40 卷

 第 2 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0No.22017 年 03 月 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s ) Mar.2017收稿日期:2017 01 11基金项目:2016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重大招标项目( HBZC-2016-03 )作者简介:王贤(1988- ),男,湖北咸宁人,记者,硕士,主要从事长江经济带相关采访报道。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王贤(新华通讯社 湖北分社,湖北 武汉 430077 )

 摘

 要:通过调研走访长江经济带沿线多个省市,广泛搜集各地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面临的困难以及意见建议,从实际出发梳理出当前一些有共性和规律性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对策建议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395 ( 2017 ) 02-0036-05

 2016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发展路径的重大转折,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基调和主旋律,中华民族母亲河开启发展新航程。笔者走访长江流域近 10 个省市,看到各地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经验和亮点频出,一些生态指标出现历史性的拐点。但长江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上中下游的生态现状、发展模式等都存在系统性的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是第一个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首要原则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思路调整。然而,具体到基层实践中,应该如何破题,如何深入推进,如何在良性循环中取得实效,笔者试图探寻一种实践路径。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覆盖沪、苏、浙、皖、赣、鄂、湘、渝、川、滇、黔等 11 省市,国土面积约为 2.05 亿公顷,占全国的 1 / 5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1 / 4 ,其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党中央最新有关长江经济带的系列精神,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战略迎来了历史性转变。长江上中下游省市积极响应,保护与修复并举、应急与谋远并重,蜿蜒奔涌、繁衍文明的母亲河长江正逐步恢复“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固有的美景。(一)重拳出击铁腕护江2015 年 10 月以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7 月底,已关停非法码头600 座、规范和提升 351 座;清理非法采砂 59 处。此次专项整治摸清了沿江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的分布情况。经核实,截至 2016 年 5 月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共有 1256 座。截至 2016 年 4 月底,共核查出 27 个非法采砂的重点江段、敏感水域,总长度 151 公里。一批高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或停产整顿。重庆市关闭搬迁 256 家重污染企业,主城区基本实现没有钢铁厂、燃煤电厂、化工厂、燃煤锅炉。湖北省集中开展了“查、关、治、罚、复、退”环保专项整治,关停了楚源集团等一批“明星”违规企业;江西九江则关万方数据

 第 40 卷 第 2 期 王贤: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停一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对近百家养殖企业采取了关停搬迁或取缔吊销动物防疫合格证等措施。江苏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强化生态空间管控,连续实施三轮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沿江地区累计关闭 5937 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浙江省累计关停淘汰企业近 6000 家、整治提升企业 1 万多家,关停淘汰养殖户近 40 万。[ 1 ](二)强化环境保护修复长江源头的青海省树立生态立省的理念,打造上游生态屏障。着力抓重大工程建设:如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三江源国家生态公园建设等。四川加快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等,2016 年完成营造林 1113. 7 万亩,同比增长 27% ,增加森林面积 628.5 万亩。重庆实施了近 200 处水源地涵养和林业资源保护工程,有效保护天然林 4400 万亩,营造林 334 万亩;年投入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水生生物 4000 万尾以上。在长江中游,长江经济带重点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大量应用第一次在国内使用的“箱式透水促淤结构”等航道治理的新理念、新工艺,并同步进行环境修复,努力打造生态航道。工程总投资 43.3 亿元,用在生态环保上的资金超过 2 亿元。湘江综合治理被列为湖南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经过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投入 350 多亿元、完成 570 多个重点治理项目,基本堵住了污染源头。长三角地区则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

 2016 年 4 月,这里率先进行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试点,低硫油使用、硫排放监测与监管等顺利推进;加上港口岸基供电和港口 LNG 集装箱卡车等的应用,一个个繁忙的港口正在由“黑”变“绿”。经过监测,自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试点实施以来,上海空气硫含量逐月下降。浙江全面吹响“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号角,消灭超过 1 万多公里黑臭河,2016 年实现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构筑五级河长体系,配备各级河长 6.1 万名[ 1 ](三)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既是经济发展带,更是生态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通力合作、加强协同。

 2016 年以来,以省际协作为重点,沿江省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中游城市群湿地生态保护联盟、长江中游城市商会运转良好,2016 年 12 月 1 日,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建立。重庆、四川加强长江干流以及小流域,特别是跨境河流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成渝城市群等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及联防联控机制;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建立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和长江上游地区流域水库水情信息共享平台,加大流域环境监控力度。与此同时,各省市一批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项目落地实施。湖北省主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将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挂钩;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量和成交额在全国大幅领先,并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青海省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环保分类考核等为重点,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湖南优化全面小康分类推进考核机制,对全省 79 个限制开发区域的县取消人均 GDP 考核,并加大了生态环境等指标权重。贵州省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全面实施“河长制”并延伸至乡镇。重庆探索建立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之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效果逐渐显现,部分环境指标出现了历史性拐点。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认为,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水质较好、总体健康。第一、部分河流湖库环境好转,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湖北洪湖湿地经过 10 多年的治理, 2015年开阔水域的水质恢复到 Ⅱ 类、 Ⅲ 类水平,水生植被覆盖率重新达到 90% 以上,“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重现。贵州赤水河流域和江苏太湖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14 年 1 月至 4 月,茅台、两河口断面达到 II 类水质,氨氮浓度分别比 2012 年同期下降 17% 和 88.9% 。

 2015 年太湖湖体水质稳定在 Ⅳ类,由重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 Ⅰ~Ⅲ 类)断面比例为 75.2% ,比 2015 年提·7 3·万方数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 03 月高 2.8 个百分点,劣 Ⅴ 类水质断面下降 2. 9 个百分点。第二、发展方式更加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 2010 年相比,江苏 2015 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2% ,近几年长江流域万元 GDP 和工业增加值的耗水量年均降幅都超过 10% 。湖南省 2014 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 85.4 立方米,同比下降 25. 5% 。重庆市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前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十二五”也连续下降,超额完成总量减排任务。环保部数据显示,2014 年,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SO 、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 2010 年分别下降14. 8% 、 8. 5% 、 11. 3% 。第三、生态廊道建设加速,水土流失现历史性转变。长江水利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底,长江流域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9 万平方公里,2013 年水土流失面积比 2000 年减少 14. 5 万平方公里,减少 27% ,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2016 年长江经济带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沿江各省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天然林(包括公益林)8. 5 亿亩。所有的天然林实现全面停伐。沿江各省市造林 4320 万亩,比 2015 年增加 1 /3 ,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 356 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任务 378 万亩。安排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修复中央资金 6.88 亿元, 21 个重要湿地得到了保护。[ 2 ]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绝对量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依然粗放,偷排直排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承载;湿地保护形势严峻,支流和湖泊水质较差;突发水污染风险增大,环境改善举步维艰等问题。(一)部分水域污染较重干流上海、南京、武汉、攀枝花等城市江段局部水域污染较重,汉江水患频发,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一些支流水污染严重。滇池、巢湖、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洞庭湖、鄱阳湖生态功能退化。此外,局部地区供用水矛盾突出,工程性、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用水粗放。(二)水土流失总量大治理难长江水利委员会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如贵州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71% 。尚有 30 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和 1 亿多亩坡耕地、4000 多条泥石流沟,数万个崩岗没有有效治理。按现在治理进度,至少还需要 60 年。(三)湿地保护形势严峻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处在“差”水平的湿地占 59% ,高出全国 20 多个百分点。长江过去有通江湖泊 110 个,现在只有 3 个,中下游干流自然岸线比例不足 10% ;滇池、巢湖、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洞庭湖、鄱阳湖生态功能退化,湿地陷入“逐年消失,却没有办法”的尴尬。(四)跑马圈水问题显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引江济太、引江济汉工程已通水,引江济渭、滇中引水、引江济淮等调水工程正加紧推进;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水坝林立。带来江湖关系变化、咸潮入侵等一系列后果。

 2014 年,长三角形成了连续 19 天的海水倒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五)突发环境污染风险加大大量畜禽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剧了营养化;农药、化肥的使用带来大量面源污染。污染物排放和危化品运输量大、风险隐患大、饮用水安全保障压力大。化工企业近水靠城、广泛分布,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 46% ,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占 2 亿吨左右。还分布 5 大钢铁基地、一批有色金属基地,突发水污染风险增大。(六)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矛盾防洪加固、航道整治、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的实施,有利于防洪安全、提高航道等级、改变能源需求结构,但其带来的岸坡硬化、江底清淤扰动、运输船舶增加等改变了长江生境,是水生生态系统不断萎缩的祸首之一。白鱀豚、白鲟、鲥鱼已多年不见踪迹,江豚只有 1000 头左右,许多长江特有鱼类进入濒危极危名录。(七)部分地区长期超环境容量承载据统计,上游水电开发强度大,中下游沿岸两侧10 公里范围内建设用地已占用地总量的 35. 6% ,中下游干流自然岸线比例不足 10% 。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占,开发强度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八)体制机制壁垒重重涉及长江管理的有交通、电力、水利、农业、城建、环保等 10 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主义、地方保护·8 3·万方数据

 第 40 卷 第 2 期 王贤: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主义盛行,没有体现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一条完整的水利大动脉被割裂得七零八落,难以形成治江合力。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启动长江经济带这一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绿色新引擎的着力点,在于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准确把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宗旨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协调、共享发展为要义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和以创新、循环发展为核心的“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一)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长...

篇九: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区域腹地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工业化水平高,科教水平相对发达,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自从 2016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构想在现实中推进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衔接上存在不通畅等现象 中宣部的《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调研报告》指出:沿江 9 省 2 市在协调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囿于各自发展的基础和经济水平不同,各省市发展任务、目标和战略差异较大。跨区域体制机制尚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一盘棋”思想仍待巩固。例如,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湖北宜昌,当地正在将沿江一公里内 的 化工企业全面“清零” ,但乘船顺江而下至中下游时,还能看

 到部分省份沿江一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仍在运转,刺鼻气味弥漫江畔。再如,贵州省从 2017 年开始全省禁止网箱养鱼,以降低整体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这一政策在贵州省内取得不错成效,可是在与其他省市交界的地方,尤其是有河湖水库等水体边界的地方,一些网箱养鱼者可能从贵州省一侧跑去对岸,因为对面的省市不禁止网箱养鱼。可见,问题的症结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协调。由于长江沿线各省市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省份环保标准高低不尽相同,最终执行力度也不一。

 (二)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缺乏共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及其发展机制创新研究”负责人周正柱指出:一是生态补偿指标理论上比较全,但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的指标难以明确。二是长江经济带涉及十一个省(市),一些省(市)存在互为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确定归属问题。很多地方实行的还是本省内的纵向生态补偿制度,而更有典型意义的横向生态补偿很难落地。上下游之间应该补偿多少,从哪些方面补偿,哪些生态保护工作是上游本来就应该做的,哪些是为下游和流

 域整体做的,还缺乏共识性机制。三是现有的生态补偿大都是以资金补助为主,市场化补偿较弱,所起到的效果也较有限。比如南京重化工行业正在转型升级,钢铁和化工产业中有大型企业需要搬迁,这些企业占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比重较大,对地方经济有一定影响,单靠地方政府一己之力难以承受,缺乏相应的金融创新和支持政策。

 (三)区域协调发展良好氛围还未形成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尽管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但以省级为单位的行政区划形成了市场格局,多年来各省市突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攀比性,地方保护主义突出,导致产业竞争过度,市场相互割据,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业协同性和经济互补性表现的不明显,同一水道,各管一段,经济负外部性特征明显。

 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出台后,各省市出台不少创新政策和举措,主要涉及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政策与举措,有力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但省市间的协调发展政策与举措较少,还

 远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好氛围。而且由于区域合作组织的管理相对松散,缺乏对合作各方的约束激励机制,相关省市之间签订的部分合作协议在落地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等。

 此外,长江经济带沿线超大和特大城市群的兴起并没有对周边的城镇化带来渗透作用,反而产生“虹吸效应”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但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目前还存在较大短板,造成沿江中心城市资源过度集中,城市承载力下降、发展负荷过重,而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形成发展“漏斗”和资源耗散,造成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既不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也不利于发挥产业梯度转移的扩散机制。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课题组在《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中指出:分税制的优势就是保障了国家的财力,不足就是地方和中央存在着事权和财权的博弈,地方和地方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建议由中央统筹全局,高位协调,牵头推进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决策效率,增

 强执行力度。目前在中央层面已经成立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在国家发改委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尽快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总体设计和督查考核,定期研究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年度工作要点、开发政策与专项规划、跨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经费筹措等重大问题。9 省 2 市也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汇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强化法治保障。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指出:要抓紧制定出台《长江保护法》,并配套出台或修订长江水资源、岸线、土地利用等专门法律法规,形成完备的涉及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发展的法律体系,严格规范和约束各类主体开发和利用长江的行为,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长江流域进行有效的监督管控,出重拳坚决依法打击各类污染。建议由全国人大组织长江经济带所属各级人大定期开展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级各类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通过区域的共同立法和联合执法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彻底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构建公平公正、竞争有序

 的区域内一体化现代市场体系。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对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等,可由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金由 9 省 2 市进行统筹,建议由 9 省 2 市平均财力以上的省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也可以按此方式组建发展基金,撬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建议大胆探索长江经济带税收共享机制,有效解决市场统一问题,避免出现区域间比拼优惠政策、大搞“政策洼地”的无序竞争,遵循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路径。先进发达国家也经历过初期不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行均衡发展的战略,值得我们借鉴。

篇十: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合题(8 8 )长江

  1.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9 年 5 月 16 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千杰要求大家,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材料二:长江水系图及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___ ,人口 2300万(2010 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从图 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 ,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 。

 (3)据图中信息判断,上游成渝经济区中 A 是________ (城市),B是__________ (城市),中游城市群中 C 是_________ (城市)。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区。请你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 。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 (上、中、下)游河段,请你从地形的角度,简要说明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 。

  2.学会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参照提示卡的案例,结合下图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和材料二,说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年径流量约 1 万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之冠,现有水面面积已接近全国淡水总面积的 1/2;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 1/4,经济林居全国首位;拥有矿产品种 110 多种,在全国已探明的 130 多种矿产中占 80%。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游览胜地。

 (1)长江经济带“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体现出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水电站甲是________,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的________河段。

 (3)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交会处的城市乙是________。据图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三大城市群,这些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

 (4)参照提示卡,阅读材料二,归纳长江流域还有哪些资源丰富。(至少两种)

 3.活动探究题: 【了解长江,心系母亲河】同学们搜集了一些长江经济带的基本资料: 材料一 图 7 长江经济带主体功能区划图及图 8 长江水系图。

 (1)长江经济带西至云南,东起_____(城市名称),主要位于带_____(温度带),区域内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

 【发展长江,感生活变化】同学在网上找到了长江上的“世界之最”: (2)长江流域中_____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船过长江此处要经过船闸蓄水和放水,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一致,被誉为“巨轮电梯”。

 长江流域农业也是十分发达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贡献巨大。

 材料二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北大省,也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在我国的粮食发展过程中,其占据着较高的位置。日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安徽省粮食种植面积10974 万亩,总产达 801.4 亿斤,居全国第四位。

 (3)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请你结合材料二,从人文、地形、气候因素中选取两个角度分析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绿色长江,建美好家园】在活动中,同学们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有许多自己的感受: (4)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我省促进该类区域的绿色发展,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4.(协同发展保护环境)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 年 8 月 31 日,习近平主席在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1 月 14 日,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 :“长江和黄河示意图”

  (1)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之“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上游,原因是________。

 (2)作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①是________,③________是位于长江上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3)图中黄河干流 A、B、C 三个河段不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A附近有号称“塞上江南”的________平原,黄河从 B________(填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观。所以,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在上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成为重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上海; (2)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3)成都;重庆;武汉; (4)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5)上;此段属于峡谷地形,河流较窄,有利于大坝修建。

 解析:(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

 (2)由图 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3)成渝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据位置,图中 A是成都,B是重庆。中游城市群中 C 是武汉。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区。从气候的角度看,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5)长江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从地形的角度看,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是此段属于峡谷地形,河流较窄,有利于大坝修建。

 2.答案:(1)航运 (2)三峡水电站;上游 (3)上海;长江沿岸 (4)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由题干可知,长江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能够体现出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挥的主要作用是航运。

 (2)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甲是三峡水电站,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3)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乙是上海市,三大城市群多分布在长江沿岸。

 (4)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的资源和地理图表的判读。由图可知,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还有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3.答案:(1)上海;亚热;亚热带季风气候;(2)三峡; (3)人文条件:安徽省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地形条件: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4)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1)长江经济带西至云南,东起上海,主要位于亚热带,区域内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长江流域中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3)安徽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人文条件:安徽省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地形条件: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气候条件:安徽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促进该类区域的绿色发展,其合理化的建议有: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避免大开大建;做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4.答案:(1)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河口;三峡水利枢纽 (3)B ;宁夏平原;黄土高原 解析:

 (1)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2)①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河口;③是长江干流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3)图中 A、B、C 三个河段不会出现凌汛的是 B,该河段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A附近有"塞上江南"称号的宁夏平原;黄河从 B表示的黄土高原带走大量泥沙,在下游慢慢沉积起来,形成了"地上河",黄土高原保持水土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推荐访问: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及答案 长江 答案 经济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股票10篇
下一篇: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7篇

Copyright @ 2010 - 2024 言曲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言曲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0214328号-1